#國內最大工紙廠正隆(1904) #兼營營建事業
#等待越南由虧轉盈
MoneyDJ新聞 2019-11-26 09:00:10 記者 邱建齊 報導
國內最大工紙廠正隆(1904)前三季營收288.9億元、年減7%,正隆表示,主要是去(2018)年大陸因禁廢令造成當地工紙原料廢紙價格高漲,帶動正隆由台灣生產的工紙外銷至大陸呈量價俱揚,惟2019年價格下來一些、量也較少;正隆前三季毛利率22%、高於2018年同期的20.2%,但EPS 1.38元低於2018年同期的3.06元,主要係2018年有業外一次性對EPS挹注1.71元,若扣除此貢獻,本業實略勝2018年同期。正隆總經理蔡東和(下圖左)表示,2019年全年本業可望優於2018年,2020年則看更好。
正隆主要產品以工紙與紙器佔合併營收85%最高、家庭用紙約10%、其他事務紙品及白卡紙等加計約佔5%。目前在亞洲共有5個造紙廠(年產能210萬噸)、19個紙器廠(年產能17億平方米)及1個紙品包材廠。
去年將上海中隆處分掉之後,目前在大陸已無造紙廠,僅剩9個紙器廠;去年也因認列上海中隆股權交易利益,推升前三季業外收入達24.17億元(尚有2.9億人民幣遭買方中國萬科子公司拖欠並已進入仲裁,正隆預期明年第三季有結果,對勝訴有信心)。而在營建事業部分,兩個在今年完工的成屋建案包括案量各26.6億元的「正隆天第」與15億元「正隆富饒」,已陸續交屋,今年將在12月認列2億多獲利,明後(2021)年則將各認列5億與6千多萬元。
相較去年同期,正隆今年前三季呈現的是營收降但本業獲利增。蔡東和指出,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,正隆今年在中國採取獲利為主的策略,將較虛、不易獲利的訂單排除或減降,因此今年到目前為止,大陸的一些廠反見營收降但獲利卻進步。另外越南包括紙箱在量及獲利率都不錯,越南造紙廠投產後的效益也隨時間慢慢浮現。至於台灣則不僅經濟成長亮眼、台商回流更有感,特別是工紙內銷與紙箱需求,仍有3~4%成長。再加上國際工業用紙(原紙)近1~2個月價格回升、同時國際原料稍微下跌,累計前三季毛利率年增約2個百分點達22%、EPS 1.38元。
若以去年全年EPS 3.38元來看,內含去年處分大陸上海中隆廠股權及部分資產、共挹注每股盈餘1.71元,因此就來自紙業經營本業EPS約1.67元;蔡東和表示,今年無大筆一次性業外認列,但在本業經營上將力求今年優於去年表現,全年毛利率拚守穩22%以上,EPS則可望超越1.67元、挑戰本業獲利15年高。
展望明年,除了主計總處預測台灣經濟成長率2.58%比今年再好一點,台商回流更對工紙包裝需求加分;至少看到上半年是樂觀的,經營團隊將力求明年度在毛利率更上層樓;總言之,台灣很穩定、越南更進步、大陸在競爭中維持穩定獲利,明年度無論營收、獲利,整個狀況會比今年更理想;惟下半年仍須注意大陸禁廢令變數,但若真的減到零,仍然有利業者將工紙出口至大陸。
而為了持續挹注成長動能,蔡東和表示,明、後年每一年度的資本支出都將達4~50億甚至更高。近期在台灣的投資計畫包括:燕巢新紙器廠,投資金額20.8億元,目標年產能達1.8億平方米,預計2021年第一季投產;在竹北廠增設1座90噸生質能CFB熱電系統,預計2021年第四季商轉,目標效益為生物質資源化,提升替代燃料率,轉型綠能服務;擬投資8億元進行造紙廠品質、環保、能資源整合系統之精進改善;擬投資4億元進行紙器預印、加工及自動化之精進改善。
至於海外投資,蔡東和表示,在越南的第三個紙箱廠隆安於今年初開始投產,目前月產量達500多萬平方米,預計到年底將可達7~800萬平方米的月產量;第一期已投產的平陽造紙廠運轉率也緩步提升,預計越南新布局的效益都會在明年度慢慢收到成果。蔡東和指出,對越南仍會繼續投資,平陽造紙廠佔地廣達80公頃,共有五期計畫,目前只完成第一期,待二、三期均完成後,預計5年內可達百萬噸年產能目標。
正隆目前共在台灣、中國及越南設有生產基地,雖然以越南營收成長幅度最大,但就毛利率來看,台灣23%左右、中國大約15%、越南紙器廠則在13~15%。由於平陽造紙廠已投入逾70億台幣,折舊分10年攤提下,目前僅第一期的30萬噸年產能、初期運轉率又不高,自然拖累整個越南處於虧損狀態。正隆表示,若第二期預計的35萬噸年產能進度順利在2022年投產,兩套產線一起分攤折舊,加上越南紙器廠整體一直都有獲利、並愈來愈好,屆時越南地區損益將有機會由虧轉盈;但在此之前,隨著營運更加熟練、國際原料價格來到正常水準,越南造紙廠虧損也會持續收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